隨著直播熱門的發酵,網絡直播主播的入門門檻越來越低,直播內容也開始走下坡路,一些不雅視頻直接影響到了整體直播平臺的口碑。而毫無營養的直播信息,也使得受眾越來越單一化、飽和化。
2018年國家網信辦開始針對當前網絡直播存在的低俗媚俗、價值導向偏差等突出問題,對網絡直播平臺和網絡主播進行專項清理整治。在市場監管日益規范的情況下,企業直播服務成為直播領域新的突破口。

目前最能體現其成功之處就是“直播+電商”模式,像阿里巴巴、聚美優品、唯品會、蘑菇街等等大小電商平臺都開通了直播功能。根據淘寶直播的數據顯示,目前已經有超過千萬的用戶觀看過直播內容,每天的直播場次接近2000場。正播網紅直播等也在試水直播+電商的變現模式。
在直播產業鏈中除了經營主體—直播平臺,內容提供商(經紀公司、主播藝人、制作公司、音樂公司)外,還有各類技術服務提供商,例如服務器提供商、IDC加速服務商、大數據分析商、人工智能圖像識別技術和內容審核服務提供商、內容反欺詐服務提供商等等。
正是這些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企業和機構的加入和參與,直播技術監管以及服務體系越來越完善,用戶的權益得到了保障,使得企業經營環境得到了改善,有利于企業在直播領域中更加快速、健康的發展。
再者新一代的信息技術,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與直播的結合,將探索出更獨具新意的增值服務,將直播應用場景進一步拓展,使得直播內容更加立體化,用戶現場感更強,吸引用戶互動,擴大影響效果等等,并且隨著企業直播市場服務細分化、垂直化的發展,企業應用場景涵蓋了金融、教育、培訓、醫療等多領域,未來企業直播普及率會持續提高,直播市場將出現更多的機遇,前景不可估量。
因此顯而易見,直播市場發展潛力依然巨大。其實直播對于企業而言只是完善業務服務,增值盈利的一個工具,也是時代發展下的產物,所以在未來的市場中想創造出更大的價值,企業必須要在滿足社會現實需求的基礎之上,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