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像中國帶動了全球電商產業一樣,中國也引領了直播行業的興起。有數據顯示,在中國,每月有超過1億人觀看視頻直播活動。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(CNBC)1月1日在報道中聚焦中國直播產業的火爆與隱憂。
名利雙收
在中國,直播產業是一塊豐厚的蛋糕。
會計事務所德勤稱,2018年中國的直播產業收入預計為44億美元,同比增長32%,繼續保持全球最大直播市場地位。
艾媒咨詢的數據顯示,隨著自制綜藝、5G技術、虛擬直播等在線直播新浪潮的出現,2019年中國在線直播用戶規模預計將超5億人。其中,網紅直播帶貨正成為電商新勢力。
根據快手數據,在2019年“雙十一”其間,主播辛巴僅在5分鐘內就賣出了4250萬套韓國Whoo品牌護膚產品,當天銷售額達4億元。
對于許多普通中國人來說,直播所帶來的一夜暴富及社會地位提升,始終是一個夢想。而對于全球品牌來說,網紅,也就是所謂的“關鍵意見領袖”,正逐步成為他們觸及數億中國購物者的最有效方式。
辛巴原名辛有志。官方資料顯示,他是一名“90后”,出生于農民家庭,如今已擁有自己的品牌。他的直播賣點是“讓產品物有所值”,溝通技巧是用東北話和網友們嘮嗑。
“東北人擅長即興表演、制造喜劇式的講話效果,這種類型的直播內容對全國觀眾都具有吸引力,即便是南方觀眾,”紀錄片導演吳皓說。2018年,他專門拍攝了一部關于中國網絡博主的紀錄片《虛擬人生》。
簡單來說,在中國直播產業崛起的早期,只要懂話術、能吸引觀眾,就會有人給主播打賞——一種網絡平臺特有的虛擬貨幣禮物,而這種虛擬打賞需要觀眾付出真金白銀,直播平臺從中抽成,直播收入就是來源于此。
據官方數據,截至2019年年中,中國共有4.25億網絡直播用戶,21%職業主播月收入過萬。
這塊蛋糕還在不斷變大??焓制煜码娚唐脚_魔筷CEO王玉林去年12月表示,對于擁有100萬以上粉絲的快手主播,去年前11個月的交易量增長了9倍,而擁有20萬以上粉絲的主播,同期交易量增長了34倍。
門檻提升
不過,隨著直播的興盛,行業門檻也在逐步提升。
CNBC指出,這一產業目前還是掌握在一些“重量級人物”的手中,對于專業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。
凱爾文·趙身處北京,過去四年一直為一名熱門主播工作。他表示,大約在一年前,一名主播的視頻很容易就能吸引關注,但是現在,這名主播需要一整支團隊的支持。
“對于網絡主播來說,最好的時候已經過去?!彼硎荆F在制作一個優秀短視頻的成本不亞于拍攝一部網絡電影,“想贏非常難,不是不可能,但是你的投入比過去高很多?!?
自媒體研究公司克勞銳去年3月發布的報告顯示,截至2018年12月,中國至少擁有5000家“多頻道網絡”機構。這些機構扮演的是藝人經紀人的角色,為品牌和互聯網名人牽線搭橋,有時會協助內容制作。
奧緯咨詢董事合伙人葉俊楠稱,中間機構能夠獲得10%至25%的傭金,其中一小部分流向了互聯網名人。“收入的變化會隨著市場人氣的走勢升降,通常會呈現指數級變化?!?
直播是長久之計嗎?
對于那些已經成名的主播來說,職業生涯的不確定性依舊很高。
在吳皓拍攝的《虛擬人生》中,兩個來自農村的年輕人,意外陷入異軍突起的中國互聯網直播平臺,成為網絡秀場中第一批身家千萬的主播。他們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追名逐利,卻也深陷欲望和資本的泡沫。
吳皓說,這些主播仍可以掙得和以前差不多的收入,但是隨著抖音等新視頻平臺的興起,粉絲群的整體增長卻已觸頂。“他們都在找后路,”吳皓說,“但是這些人一般沒有大學學歷,沒有任何社會資本,不知道如何在現實世界中做生意。他們曾試過開餐館、酒吧,都失敗了?!?
即便是在快手上擁有近3470萬粉絲的辛巴,也明白直播非長久之計。在去年的“雙十二”直播中,他提到今后不會只停留在直播中,還要繼續不斷完善自己、積累粉絲,打造屬于自己的供應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