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京報訊(記者 李傲)全國“兩會”在京召開,魯曼是來自江蘇鹽城的一名基層全國人大代表,過去一年,她一直致力于帶動本地農村創業青年,通過電商助力富民。這次“兩會”上,她帶來的議案也與電商新業態與農村電商補齊短板有關。魯曼希望,未來能夠有大型企業入住縣城,并通過產業聯動在本地打造“直播小鎮”,同時她呼吁進一步加大對農產品快遞業的扶持力度。
形成全產業鏈打造“直播小鎮”
全國人大代表、江蘇建湖縣天和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魯曼,也是返鄉創業大學生中的一員。大學畢業后,她放棄了年薪不菲的企業白領工作,懷揣創業夢想,和丈夫一起回到農村養起了火雞,也真闖出了一片天地。創業致富后她不忘鄉鄰,帶領鄉親們一起發展養殖業,同時繼續利用電商助力。尤其是這次疫情期間,她與當地農村創業青年一同直播帶貨,助銷農產品超千件,成交額5萬多元,實打實地幫助了不少村民。
2020年被認為是中國網絡產業的“直播帶貨元年”。隨著直播帶貨越來越普遍,魯曼認為,高質量發展農村電商勢在必行,要動員多方力量,讓更多的農民能夠獲得互聯網紅利。這次試水直播之后,她通過調研了解到,農民要是真想通過直播把產品賣出去,實際上門檻不低、瓶頸不少,農村發展電商與直播帶貨,需要更多的產業力量加入。
魯曼建議,各方能夠推動與扶持大型企業直接入住縣城,與鄉村形成近距離產業聯動,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進行有效銜接,繼而帶動更多創客在縣城乃至鄉村的家門口就業,“有條件的地方,最好打造一個譬如‘直播小鎮’,能夠形成全產業鏈,能有效打造地方品牌,讓農民在家里面就可以成為一個生產者,成為一個組織者,還可以成為一個銷售者,形成一條產業鏈。”
加大農產品快遞業扶持力度
直播只是一種銷售手段與路徑,而成本、品控、物流與服務比拼的則是農村電商的內功。電商的發展離不開快遞業,僅在物流上,魯曼通過調研就發現,如何盡量降低農產品的配送成本,已成為當下發展農產品物流的首要問題。農產品因為其特殊屬性,保鮮期短、份量重,導致快遞和包裝費用成為農產品運營的成本大頭。
魯曼告訴新京報記者,以自己家鄉農產品電商發貨為例,一般的產品打包規格在1-5公斤的居多,而快遞公司一般在3公斤設一檔,超過3公斤,價格就要翻番,3公斤以內的快遞費用一般一類地區5元左右,二類地區6元左右,三類地區7元左右。比如從江蘇鹽城建湖發往上海的5公斤螃蟹,快遞費算下來得21元,顧客就會覺得太貴了。魯曼表示,現在農產品快遞費甚至經常要超過產品本身,因此很多電商企業遇到量少的訂單直接拒接,不少農戶也被迫直接放棄農產品電商行業。
魯曼認為,降低農產品物流成本,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。首先應加快推進農村快遞超市建設,整合供應鏈資源,在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快遞超市,減少配送成本,對企業接收農產品市場的快遞,地方財政部門酌情給予資費補貼。
第二是加強郵政快遞與商務、交通等相關部門的統籌協調,不斷完善地方農產品快遞服務網絡,為地方農產品的暢銷打通連接點,積極構建“互聯網+快遞+電商企業+特色農產品”營銷體系,由原來單件發全國改變為集單的規模化訂單直發。
第三是進一步推進“快遞下鄉”工程,將快遞服務相關涉農內容納入支農政策范圍,對經銷農產品市場良好的郵政、快遞企業在行業規劃、財政扶持、稅收優惠、用地支持、保障通行、末端投遞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。